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Mok William

【解读】中印之间为何无法建立起政治互信?

已更新:2020年10月25日


上篇《破罐子破摔的印度经济》(微信公众号:随水文存)写了之后引发热议,有相当一部分朋友都说,印度为啥就不能跟中国好好合作?像孟加拉、越南那样吃中国产业链转移的红利不香吗?从印度的自身条件来讲,这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论如何先把师父领进门嘛。


我作为娶了拉达克太太的中国人,乃是深度利益相关人士,做梦都希望中印之间能够冰释前嫌携手合作,早日解决边境纠纷,开放和田-拉达克口岸、狮泉河-拉达克口岸。如果那一天到来的话,列城将成为一个像满洲里、霍尔果斯这样的口岸城市,彻底改变当地的经济环境。我甚至还白日做梦设想中印俄三国如果能够全面联手,俄罗斯提供战略资源和战略纵深,印度提供劳动力,那将是一个足以让欧美颤抖的庞然巨物。


有人说,中国把拉达克打下来不就行了?你媳妇直接就变中国人了。这种话吧,意淫一下可以,除非印度有一天从内部解体,否则吞并拉达克的可操作性为零。就算把印度排除在外,别忘了还有个巴基斯坦一直都宣称对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的主权呢!中国老大哥把拉达克打下来难道拱手送给巴基斯坦吗?如今这个时代,合作的收益远比互掐要高。大家觉得中国多一个每年不断烧钱送人头的前线战场好,还是多一个可以打开门做生意、自由往来的口岸好?或者换句话说:大家觉得中俄现在这样互惠互利的关系好?还是中印现在这样互掐互撕的关系好?


明明做朋友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中印为啥就不能好好相处呢?我认为至少有四个原因:

  1. 印度渴望成为超级大国的野心

  2. 1962年中印战争结下的梁子

  3.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略合作

  4. 印度对藏人的收容

我太太有一次曾问我:是不是只要藏人继续呆在印度,中印的关系就永远不会好?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或者说就算想到了也因为政治敏感等原因没有办法公开讨论——西藏地缘政治问题其实是中印之间绝大多数问题的历史根源。我前面列举的四个原因,后三个原因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西藏问题,而这个问题却由于西藏问题的敏感性,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被故意忽略掉了。我觉得在探讨中印关系时,必须要正视西藏问题,否则终归是不痛不痒的,所以打算冒着404的风险在这里谈一谈,有些不方便展开的内容我点到为止。



【历史背景】


西藏问题的这个雷,自然是史上头号搅屎棍——英国人埋下的。


西藏是清朝的一部分,这是毫无争议的,驻藏大臣牢牢把持住了西藏的实权。然而清朝末期,由于我们内忧外患不断,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对西藏的控制。毕竟那时候没飞机没火车的,西藏那真是山高皇帝远,要出了点什么事儿,等消息传回北京,北京再反馈到西藏,估计都第二年了。驻藏大臣虽然权力大,毕竟像只风筝一样势孤力薄。但即便在清朝末期,清政府也都一直都在努力巩固对西藏的统治,1908年还在康区搞了“改土归流”。


与此同时,英属印度也在不断膨胀。1870年英国不但完全占领了印度,连西藏的那些小邻居——克什米尔、拉达克、不丹、尼泊尔、锡金也都相继沦为大英帝国的附庸。因此,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自然是顺理成章。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里面就有一个关于西藏的专属条款,允许英国人“探访”印度西藏之间的路线。这个条款显然是司马昭之心。


英国人名义上是说想来西藏通商,实际上更是“志在地土”(驻藏大臣文硕原话),通过威逼利诱一步步强行侵蚀印藏边界。英国人既然连路都探好了,兵临城下只是时间问题。英国第一次对西藏动手是1888年的隆吐山战役,藏军兵败,清政府求和,先后签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割让掉了西藏与锡金的争议领土,并且还开放亚东通商口岸,免税五年等等


但那个时候西藏本身还是一个非常封闭保守的地区,不愿意跟英国人来往,对于清政府出卖自己利益也很不满。西藏噶厦政府头皮很硬,仗着自己有地理隔绝的优势,不肯承认这些条约,还跟俄国眉来眼去的想玩政治平衡。


英国人家是搞殖民侵略的大行家,这种伎俩见多了,哪儿那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既然你不服那就打到你服。1904年英军正式出兵入侵西藏,过去有个电影《红河谷》讲的就是那段历史,现在去江孜还能参观那个宗山抗英遗址。大英帝国那时候的战斗力很强,一鼓作气攻占了江孜、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仓皇出逃,因为这个丢人的举动,其“达赖喇嘛”的称号都一度被褫夺掉(1908年又被恢复)。英国人逼着藏人签了个《拉萨条约》,清政府对此既没有签字也不承认,要求重新谈判。


江孜宗山堡

英军占领拉萨

当时藏兵的装备

于是1905年,时任大清的外交部副部长(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跑去加尔各答跟英印政府谈判,这一谈判就谈判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巨大争议,也是西藏问题头一回被拿到国际上正式讨论——唐绍仪坚决认为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Sovereignty),但英国人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Suzerainty)


在唐绍仪的坚持下,最后1906年签订的《中英续订藏印条约》里面回避了“主权”还是“宗主权”的问题,具体条款是这样写的:


“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得不到的,也不许别人得到!


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本身是没有争议的,这个争议正是那个时候被英国人制造出来的。从那时开始,英国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都一直在支持西藏脱离中国的控制,因为只有削弱了中国对西藏的控制,英国才有机会趁虚而入。英国每次跟中国政府谈判西藏相关的事宜,都要求有西藏官员在场,当时的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果断识破英国人的真实用心——“志与藏人直接,不欲我国干预”,“若一经承认直接交涉,西藏即成独立国性质”。



大清亡了之后,中国一片内乱,自顾不暇。武昌起义之后的两个月里面,中国内地的18个省里面有14个省宣告独立,西藏当然不甘落后,在1912年到1951年这段时期里,西藏的反动势力也自称自己是“独立”的。


但大家也不用担心,自称“独立”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也能自称我们家小区单元楼独立。这就好像夫妻单方面闹离婚,就算暂时分居,只要不签离婚协议,法律上就还是夫妻。西藏当时的所谓“独立”从来没有得到过国际社会的认可,本身就是非法的。西藏噶厦政府当时胃口还不小,对安多、康巴也有领土主张,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军阀马步芳和刘文辉的地盘,藏军跟他们打了几仗,互有输赢。


那时候西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由于清末1910年川军入藏,十三世达赖再一次出逃。到了1913年,原本在大吉岭避难的十三世达赖一看清政府大势已去,便大摇大摆回到了拉萨,拉起了独立大旗,实行神权独裁统治,其改革政策侵犯了包括九世班禅在内许多西藏贵族和僧侣的利益。达赖跟班禅其实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是一对出双入对的好基友,倒是经常会彼此看不顺眼,说白了就是争权夺利,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九世班禅由于抗命被达赖逮捕,秘密出逃到北京后,投靠北洋政府,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西藏是中国领土”。


当时支持西藏“独立”的主要有两个政权,一个是外蒙古,外蒙当时还不算是个国家,跟西藏签了个《蒙藏条约》,互相承认对方是独立国家,这个纯属自嗨。另一个就是英国,对英国来讲,这是个染指西藏的大好机会,脱离中国控制的西藏自然更加容易被自己控制。企图令西藏变更效忠对象、通过划定麦克马洪线变更印藏边境的《西姆拉条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很多人一直没有搞清楚的是,《西姆拉条约》最终并没有正式签署(Signed),进行到“草签”(Initialed,只签上姓名首字母)阶段就被袁世凯政府叫停了。而且《西姆拉条约》的主要内容也并非麦克马洪线,现在有一些学者怀疑,最初草签的条约里面根本就没有麦线,这是英国后来在条约的附图中偷偷加上去的(中国保存的条约档案中没有这份附图),作为一个声索筹码。


《西姆拉条约》的附图

十三世达赖当时希望在条约上达成以下协议:

  1. 西藏自行管理内部事务;

  2. 西藏自行处理外交事务,在重大事件上咨询英国

  3. 中国只有商人可以进入西藏,驻藏大臣、其他中国官员或中国军队不得进入西藏

  4. 西藏包括巴塘、理塘、打箭炉。

之前西藏不是还在抗英吗?怎么突然就倒向敌人阵营了?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清末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控制,清廷对进行了“改土归流”,强行废除土司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地方上的矛盾;另一方面1910年川军入藏后,十三世达赖逃难到了英属印度的大吉岭,然后又去了加尔各答,见识到了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后,确立了亲西方的立场。


十三世达赖在加尔各答

于是在西姆拉会议之前的1914年3月间,噶厦政府谈判代表就先跟英属印度的外务秘书麦克马洪(Arthur Henry McMahon)在德里秘密换文——噶厦政府妄图通过割让土地,换取英国对十三世达赖上述主张的支持。这一协议如同将西藏变成了英国的保护国,历届中国政府都从未承认过。而且这一秘密协议后来还被英国政府出卖,令西藏政府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洗脑】


英国对西藏的觊觎,后来就被印度给完整继承了。


包括我太太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印度人,都一口咬定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独立国家,是中国“侵略”了西藏——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我找了一下民国时期世界各地刊印的地图,基本上所有国家出版的地图都把西藏视为中国领土——只有1936年英属印度出版的西藏等高线地图和1949年印度出版的西藏地图将西藏视为独立的政体。所以当我把这些地图给我太太看的时候,她沉默了。


1914年美国出版的地图

1947年中华民国全图

1938年日本出版的地图

1917年百科全书上的世界地图

1949年印度出版的将西藏视为独立政体的地图

关于西藏的历史问题,我跟我的印度好基友也有过意见分歧,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西藏历来就是独立国家,中国“侵略”了西藏。而且他的态度看起来根本不屑跟我讨论这种问题,因为我在他眼里就是被中国教育洗脑了一辈子的可怜虫。他还说:这件事全世界都知道,就你们中国人自己不知道。


还有一次,我跟一个崇信藏传佛教的台湾人也聊到西藏的历史问题,他跟海外藏人接触得不少,我们讨论得相对比较深入。他也坚持说西藏过去是独立国家,我说那怎么解释“金瓶掣签制”?为什么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得要由清政府认证过才算数?结果他说:“那都是假的呀!你们政府编出来的呀!”既然“金瓶掣签制”都能被当成阴谋论,显然没法儿跟他继续讨论了。


不得不承认,由于国内审查和管控机制的客观存在,我们政府的声音长期以来在国际上都没有什么公信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写东西一直都注重尽可能客观,有自己的立场观点、知识盲点这都很正常,但捏造出来的不客观论述失去的是公信力,而且我也相信读我文章的朋友大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你们可以自己来判断。哪怕你只有10%的不客观内容被人抓现行,那么你另外90%客观真实的内容就很可能一起被否定。我以前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西藏的历史是不是有捏造的成分,我在墙外查找了大量第三方的资料,了解了各方观点之后,才敢确定地说——


在西藏问题上,被洗脑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对自己有利的谎话,人们会不断的重复;谎话说久了,慢慢自己就信了。英国人一开始为了在西藏谋取利益所鼓吹的“宗主权”之说,从那时起到现在,都一直被各种反华势力所利用。这种认识和主张上的分歧,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中印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但有一点我需要澄清一下,网上有个说法:2003年中国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作为交换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说法会让人误以为印度过去都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实中国解放西藏之后,印度就已经承认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印度一直都强调西藏是个“自治”区,只不过印度主张的“自治”是过去英国以及后来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的“自治”,跟现在的西藏自治区是两码事。网传的那个说法来自2003年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中“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句话,宣言中并没有提到锡金问题。



【印承英制】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印度是当时全世界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之一,因为中印两国有着类似的受西方殖民压迫的历史,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这是彼此合作的重要基础。尼赫鲁当时梦想着中印两国能够携手实现“复兴亚洲”的伟大愿景,然而这种“携手”其实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让西藏作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区。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西藏噶厦政府知道这下形势不妙,同时给美国、英国政府发信,表明自己要死磕到底的立场,印度当时曾给西藏提供了一些小型武器和军事训练。新中国给了西藏“和平统一”、“和平解放”、“武力解放”三种选择(“和平解放”不排除在初期使用武力),1950年双方谈判破裂,噶厦政府一边四处求援一边叫嚣着要进行“毫无保留的抵抗”。当年的中国陆军堪称“虎狼之师”,朝鲜、西藏两线作战,19天20多场战斗就把西藏给解放了。年仅15岁的十四世达赖喇嘛也被迫提前亲政,逃到了亚东去避难。


当时噶厦政府还跑去联合国求援,但西藏并非联合国成员,管这个事儿不合规矩;英美两国专注于朝鲜战争,不想节外生枝,就把烫手山芋扔给印度。印度那时候确实想管,可一来自己实力不够,不敢跟中国正面硬刚;二来尼赫鲁当时指望着拉拢中国,为这事儿翻脸得不偿失,认为印度在西藏的利益还是得从长计议。印度私底下劝噶厦政府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十四世达赖这人耳根子软,出逃是听了别人的话,归顺也是因为听别人的话,于是同意签署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十七条协议》属于过渡性的条约,有点儿类似“一国两制”,保留西藏原有的政治制度,以及达赖喇嘛原有的地位,因此西藏在当时依然处于一种特殊的自治状态。代表西藏噶厦政府签署这个条约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阿沛阿旺晋美(Ngapoi Ngawang Jigme)。


《十七条协议》

后来中国打赢了朝鲜战争,国际声望一下子飙升。1954年颁布新中国宪法时候取消掉了西藏的特殊自治地位,将西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一体化。尼赫鲁审时度势做了个声明,说印度对西藏绝对没有政治野心,也不想要什么特权,但是印藏贸易传统不能丢啊!——这种以通商为名的套路就跟当年英国人一模一样,让你不好明着拒绝。于是同年中印之间签订了印藏之间的贸易协定,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其实是当时为中印关系量身定做的,有专门的印地语名字——Panchsheel,Panch意思是“五”,Sheel意思是“美德”。双方同意搁置领土争议,共同友好发展。在1962年之前,在拉萨曾经设有印度领事馆,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当时印度和西藏之间的联系有多密切。


尼赫鲁访华


因此在1950年代,中印关系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暗藏着很多不安定因素。尼赫鲁个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是很有好感的,印度当时搞的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那段时期印度的对华外交口号是“ Hindi-Chini bhai-bhai”——中印人民是兄弟!而与此同时,印度始终对西藏抱有幻想,中印的边境纠纷也客观存在,使得两国私底下不得不提防着对方。


关于边境纠纷的问题,我们可以现在很有信心地说,藏南是咱们的,因为如今中国已经在西藏完全站稳了脚跟。但在1950年代,形势跟如今完全不同——新中国是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默许下才顺利拿回了整个西藏,西藏当时也不那么安定。虽然说西藏本来就是我们的,但印度人会觉得:那是因为我没跟你捣乱,还帮了你的忙,所以你怎么也得给我们点回扣吧?说白了就是——不能你一个人独吞了西藏,我得分一杯羹。而中印边境的那些争议地区,就是当时印度开的价码。


那时候咱们的总理是周总理,周总理是很“大方”的人,大方到连日本的战争赔款都不要了(这其中有其他历史原因,日本后来也变相提供了很多经济援助,不展开也不争论)。周总理对印度这种要“回扣”的想法其实是默认的,他当时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意思都是——中国对印度已经实际控制的领土不作任何主张,中印边境只要按实际控制来划,中国都是能接受的。


有读者可能感情上接受不了当时中国政府接受麦克马洪线的做法,这个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中缅边境线,最北边那么一小段就是按照麦克马洪线来划分的。缅甸当时愿意跟中国谈,所以就互相交换了一些土地。我们官方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周总理当时说得很明白,“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但我们愿意以现实的态度来处理它”。在那个时代,中国领导人有着巨大的个人威望,可以说服国内接受麦克马洪线,但现在我们的中国政府一来不需要再委曲求全,二来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敢违背民意放弃藏南。


1950年代中印的领土实控跟现在差得并不太大,但是尼赫鲁嫌这“回扣”给得太少,蛮横地完全不给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求中国完全满足印度的主张。1954年尼赫鲁在备忘录里主张的中印边界,得寸进尺地把东线划到了麦克马洪线的北边,而且还要求中国把阿克赛钦也给印度。所以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之前,印度哨所穿插修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哨所后方,是符合尼赫鲁当时主张的。我呆在印度就发现,印度人特别爱占小便宜,能占一点是一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道理,他们完全不懂。


关于印度对阿克赛钦的领土主张,我也不知道印度是真傻还是故意装傻——中国把新藏公路都已经修好了,占了阿克赛钦那岂不是卡死中国的喉咙?中印两国的实力在当时相差并不太大,已经抢到手的地盘怎么可能吐出来?1960年的时候,周总理非正式地向印度建议:你们不要再主张阿克赛钦,我们中国也放弃对印度东北边境地区(North East Frontier Area, NEFA)的主张。


但尼赫鲁这个人依然是不识好歹,坚持中印边境问题不谈判,一定要按照他的主张来。我觉得尼赫鲁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手上捏了一张王牌——出逃印度的达赖喇嘛。尼赫鲁心里说不定还觉得中国不识好歹呢——你们中国能顺利收复西藏得多亏我没来捣乱,连给点回扣都要讨价还价;既然这样,那我就真的来给你们捣乱!



【棋子】


达赖喇嘛这个人吧,没有西方世界说得那么神,也没有我们舆论说得那么坏。


我们在墙内能够接触到的关于达赖喇嘛的信息非常有限,客观地讲,由于政治正确的需要,许多人对他的误解颇深。其实他对中国的态度比许多人以为的要友好得多,达赖喇嘛早在2005年就在采访中公开表示:“我们愿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让北京管理,但保存我们西藏的文化、宗教和环境。”他几次声明愿意放弃一切活动,只求回到西藏过完他人生最后的日子。我太太告诉我,由于流亡政府的黑化与污蔑,过去拉达克人非常害怕并痛恨中国人,后来是达赖喇嘛告诉他们不要仇恨中国人,他们才改变了态度。当然,在我们的宣传中,达赖喇嘛是“假自治、真独立”,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所有流亡政府的黑锅都让达赖给背着——流亡政府确实不是啥好东西,内部派系斗争、腐败都很严重。


在我看来,达赖喇嘛不过就是一个学识渊博,却又身不由己、背锅无数的老和尚,沦为各方势力博弈的棋子和傀儡——西方国家利用他来恶心中国,流亡政府打着他的名号到处骗钱,就连印度也利用他谋取中印边境争议地区的利益。他被选为转世灵童的那一刻就背负起了整个民族的命运,而他自己对此甚至都完全没有选择权。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可却连自己的家乡都回不去;西方世界上无数人膜拜他,却没有人想要成为他;中国大陆无数人谩骂他,他却依然为中国的老百姓辩护。你可以质疑他的优柔寡断,质疑他的目光短浅,质疑他的领导无能,但最不应该质疑的,可能就是他的道德品质——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领袖,审时度势,为了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有什么错呢?我们对他的一切指责都只是因为站在我们自己的特殊立场。华盛顿、甘地之流在当时的英帝国眼里,不也都是分裂分子吗?我不是要为任何人辩护,只是觉得带着主观情绪看待问题会让人丧失基本判断力。


要说清楚1959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能很难。但可以确定的是,1950到60年代的中国,各种运动不断,在当时整个社会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我知道如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在试图为那个年代辩解,寻找各种合理性,但我想恐怕不会有人希望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吧?





此处省略一万字。


印度在1959年对叛乱藏人的收容,是对当时已经出现裂痕的中印关系的一记重击(也有说法认为当时是英美为了在冷战中搞制衡,强迫印度收容藏人)。教员一听消息就被激怒了,结合印度在边境谈判上的主张,再加上赫鲁晓夫为尼赫鲁的辩护,再加上印度1961年吞并了葡萄牙殖民地果阿(Goa)、达曼-第乌(Daman and Diu)……教员认定这是印度想要搞战略扩张的节奏


我认为教员的判断没错。


教员一生熟读历史,吕不韦与子楚的故事必定了然于胸。印度想做那吕不韦,达赖喇嘛便是傀儡子楚,印度虽然拿到了“奇货”,却搞砸在了自己的手里:印度既不希望西藏完全成为中国的领土——那样中印之间就没有了缓冲区;也不希望西藏真正独立——那样就失去了牵制中国的筹码;更不希望归还有争议的领土给藏人——那样印度国内的分裂分子就会有样学样。最符合印度利益的是让西藏变成一个锡金、不丹那样的半自治傀儡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四面楚歌的国际形势和动荡不安的国内形势来看,倒也未必不可能实现。


1980年代,达赖喇嘛的兄长嘉乐顿珠访问北京时候曾会见习仲勋,然而由于当时印度的干预,海外藏人失去了与中国谈判达成协议的最好的一次机会。


1980年代习仲勋会见嘉乐顿珠

2018年达赖喇嘛曾透露说,2014年我们领导人访问印度前,他通过某些渠道传递了想要同领导人见面的信息,领导人似乎也没反对,然而印度政府从中作梗,使得会晤没有实现。中国外交部为了表明自己一贯的立场对此说法进行了否认,我个人觉得这是真的。


可以确定的是,印度收留藏人从来不是为了真正想要帮助他们,只是把他们当做牵制中国的棋子来用。研究印度的专家认为,如果中国和印度藏人真的达成协议,那么印度在中印边界谈判中的筹码就会被严重削弱。


教员第一时间识破了印度的扩张野心,让“奇货”变成了烫手山芋,引火上身;让“筹码”变成了镣铐,骑虎难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印度人光顾着打小算盘,想着如何在边境偷鸡摸狗,完全没有预计到一直友好地表示“中印之间没有领土争议”的中国,会在1962年像猛虎一样从山上扑下来。没有人相信当时的中国军队居然有能力翻越过喜马拉雅打赢这场仗,那场战争对印度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奇袭,也是印度迄今为止最大的耻辱。


没有历史上英国支持西藏自治的缓冲区政策,可能就不会有后来印度对叛乱藏人的收容,也不会有1962年中印战争——这或许是西藏地缘政治的必然。


但我认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打要比不打好。或者说这是一场早晚要打的一仗,教员只是抓住了当时转瞬即逝的窗口期。没有这场战争,印度就会一直想要爬在中国头上,得寸进尺占中国便宜。毕竟尼赫鲁为印度定下的“前进政策”基调就是不断扩张,直至统治整个南亚,就算不惹中国,也要去惹其他邻居。1962年一战,将印度的扩张势头彻底压了下去。


不过同时我也认为1962年的战争,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并没有彻底堵死中印友好的道路。中苏、中美、中越之间都打过仗,大家都能放下成见,为了利益而重新合作。毕竟跟眼前利益比起来,上一代的恩怨是可以搁置的。



然而这时候地缘政治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将局势引向了当时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方向——作为中印战争一个的意外副产品,同仇敌忾的中巴两国关系变得空前亲密。中印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中巴立马解决了边境纠纷,巴基斯坦割了原本有争议的克勒青河谷(Shaksgam Tract)的一小块地给中国,中巴从此成为了重要的战略伙伴。


红色部分即为克勒青河谷

中巴这两个国家,无论是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怎么看都是凑不到一起的,却因为共同的敌人成为了铁杆盟友。中巴友好关系的建立充分显示出解决边境纠纷、彼此紧密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多大的好处。印度只能眼巴巴看着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公路修建起来——这是一条可以打破“马六甲困局”、将中国西部和海湾地区连接起来的战略通道,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后来基辛格秘密访华令中美关系破冰,也是正是在巴基斯坦政府的协助下实现的。


促成中美破冰的基辛格与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

多一个朋友永远好过多一个敌人。


我觉得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思想统治的话,就容易变得敌对,很难做朋友。


中国和印度其实是可以做朋友的,我可以感受得到,印度非常羡慕中国的体制。莫迪公开表示,中国对新疆的政策,是印度唯一可以学习中国的地方。他嘴上这么说,其实他的行动上早就各种“学习中国”了。中国跟美国就很难做朋友,因为中美不但在经济上竞争,美国还老想要来统治我们的思想,非要把我们变成跟他们一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没有办法做朋友,由于几代人的世仇,加上宗教的思想统治竞争,印巴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印度国内的穆斯林问题本质上是印巴矛盾的延伸。而宗教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国ISIS,显然跟谁都做不了朋友,因为他们想把全世界都变得跟他们一样。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做朋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互不干涉对方的意识形态,中国不管做啥,巴铁都是无脑点赞;老巴跟塔利班勾勾搭搭,我们也睁只眼闭只眼,所以两国关系一片祥和。中巴之间的战略合作如今快六十年了,可谓历久弥新,而这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只会给巴基斯坦的宿敌印度带来更多对中国的不信任。


我们目前所经历这一轮的中印关系低谷期,追溯起来正是因为中国替巴基斯坦出头。


有一个国际组织叫做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有48个成员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都想加入。五常里面的其他四国已经表态支持印度加入,但2016年的时候,中国跳出来反对印度加入,还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申请捆绑在了一些,理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如果印度能加入,那就应该同时允许巴基斯坦加入。


中国把这个事儿搅黄之后,印度怎么可能不恼火?立马就停止续签三名新华社驻印度记者的签证,要求他们限期离境;第二年又搞出了洞朗对峙的事件,从此中印关系进入紧张的波动期,而今年则直接跌入了1962年以来的最低点。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由于中巴两国战略利益的捆绑,中国需要在印巴之间搞平衡,确保印度不会占据压倒性优势,无法威胁到巴基斯坦。如果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巴基斯坦之外,还有哪个国家不盼着印度好,那就只有中国。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给印度使绊子,也加深了印度对中国的不信任。


总之,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对1962年背叛的耿耿于怀、加上中国与自己宿敌的亲密无间——这一切都使得中印之间无法建立起政治互信。


以上这些主要是地缘政治引发的外部因素,最后我再简单讲一下为什么印度念念不忘要成为超级大国,这部分主要是比较抽象的对印度国家心理的探讨。



【超级大国梦】


按照莫迪吹的牛逼,从进入2020年的第一天起印度就应该已经是个“超级大国”了,谁能想到这一年印度的人均GDP搞得比孟加拉国还要低,这个许诺和现实的反差之大可以把脸打成猪头了。


我一直觉得,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多大能耐办多大的事儿。好高骛远越俎代庖都是容易出问题的,而我在印度生活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的眼高手低,缺乏自知之明。举个例子,就比方说人口问题,中国以前一直把庞大的人口视作一种负担(当时人口红利还没显现出来);但印度人一直都把自己庞大的人口当做一种可以吹嘘的实力,跟我谈及人口问题的时候,会一脸羡慕地说:哇塞!你们中国人口比印度还多,太厉害了!他们完全不考虑这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可能不管怎么样,他们至少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也算跟“超级大国”沾上边了


越南、孟加拉愿意跟在中国后头捡制造业的剩饭吃,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捡剩饭的命。印度这国家是两极分化的,上层心高气傲,下层猪狗不如,上下两层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都很不一样。心高气傲的上层不屑于捡剩饭,他们改善方式的生活比较釜底抽薪——直接移民去发达国家,彻底摆脱那些猪狗不如的同胞。


当然,印度人本身就不会有“同胞”这个意识,无论是横向在地域民族上,还是纵向在社会阶级上,都有太多的割裂。


尼赫鲁当时就代表了上层的思维方式,觉得我们印度这么牛逼的文明,这么优秀的雅利安后裔,是必然要跟英美一样成为超级大国的——假如做不了“有声有色的大国”,宁可“销声匿迹”。并且他就跟那些白人精英一样,对黄种人有一种深入骨髓里的瞧不起。日本人在黄种人里面算比较高等的,因为日本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打败过白种人的黄种人(日俄战争)。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各方面都不如印度,接受中国的主张、被中国打败,对印度来说都是奇耻大辱。你让印度捡中国剩饭,他们绝对不愿意,要捡也捡美国剩饭、日本剩饭;就算饿得必须要吃中国的剩饭,他们觉得也要自己抢过来,不能你施舍给他。所以疫情刚在中国爆发的时候,印度可激动了,举国上下摩拳擦掌,觉得是一个抢中国剩饭的好机会——抢来的剩饭那自然就不是剩饭了,抢来的能跟要饭一样么?这跟“窃书”不算“偷”的逻辑异曲同工。


不吃嗟来之食,很有骨气对吗?那是因为要饿也饿不到那些上等人,若是让下等人翻了身反倒是有可能来抢自己的饭碗。所以这种自大跟国家整体的落后不矛盾,就好像朝鲜再穷,金胖子一家出门也是牛逼哄哄的。所以印度那么多年来一直嚷嚷着要改革,都只是做做样子,内部根本没有改革动力,大家都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别来动我的奶酪。直到莫迪上台之后,才终于做了些并不彻底的改革,印度的社会阻力让他无法深入。


另外我觉得印度的这种自大跟地缘也不无关系。中国处于东亚的儒家文化圈里,在改革开放之前,四周都是强邻,日韩港台新马泰这些经济体一个都不差。混在这种优等生班级里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对象,而且由于文化上近似,移植起来相对容易。中国历经了将近百年的屈辱之后,本身十分懂得隐忍,完全不介意卧薪尝胆吃剩饭。


再看看印度,跟一穷二白的中国相比,印度独立时候简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继承了英属印度的大笔遗产。可问题是,他分在南亚差生班里,周围都是比他还屌丝的国家。一方面容易自我感觉莫名地好,另一方面天天跟差生混,就算想学好,也没个榜样给他学。印度虽然亲日本,可日本那种高度纪律性的文化哪儿是自由散漫的印度人学得了的。我去看过印巴边境著名的降旗仪式,两国边防士兵在那儿争奇斗艳。这一奇葩降旗仪式给我最大的震撼,并不是说步伐、动作的夸张,而是居然两个巴掌能拍响!——印巴能够互相配合,说明两国都对此奇葩行为深度认同,这种神经病绝对是祖传的



在精神病院的一样环境呆久了之后,印度人民的思维方式就跟“正常国家”很不同,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一般人来印度,除了脏乱差之外,就会发现还有两个词是对印度的描述也是神贴切——一个是“奇葩”,一个是“浮夸”。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就是印度旅游局对自己的宣传——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


正是——奇葩年年有,印度特别多。自家各捡门前屎,哪管国家脏乱差。天若要脸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浮夸!


就算没来过印度,要体会印度的浮夸也很容易——看印度电影。我说的不是近年来反映印度社会现实的电影,而是《巴霍巴利王》、《宝莱坞生死恋》这种。由于印度电影文化产业的发达,印度人民从小接受印度电影的洗脑,我太太读大学之前从来没看过任何外国电影。而且由于大多数印度人都在农村,他们真心觉得电影里美轮美奂的印度,就是印度真实的模样,只不过他们自己上辈子积德不够,没有投胎在那种地方。这种文化洗脑,使得连饭都未必能吃饱的印度穷人也对自己的国家感到特别骄傲,我看到路上跑的印度卡车,经常会涂装国旗色。


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通过互联网知道了印度在国际上的真实地位和印度社会的真实模样,所以宝莱坞反映印度社会现实的电影才多了起来——反正再遮丑也遮不住了,印度人最近这些年的幸福感大减正是这个原因(参见《全球排名倒数第十!是什么让印度人民的幸福感崩塌?》)。但由于西方互联网以及印度媒体对中国一贯的抹黑,绝大多数人对中国还是缺乏了解,在把印度跟中国对比时,他们依然会有对自己的“民主制度”和“言论自由”抱有优越感。


所以很多印度人就会觉得自己有这么“优越”的制度,中国混得比印度好没道理,心底很不服气,从而免不了犯那个许多国家都会犯的错误——中国可以,我也可以。


过去印度的自大让他低估了中国,结果被打的屁滚尿流;现在这种自大似乎又让他高估了自己。印度最近“去中国化”的这波折腾底层逻辑就是——既然中国可以靠发展制造业强大起来,那我们也可以。


到底可以不可以,只能拭目以待了……


哎,所以说啊,人贵有自知之明。


 


图文作者:莫希智

微信公众号:随水文存

网名随水,纪实摄影师,专注印度社会文化、喜马拉雅传统文化等主题。自2012年起深入印度社会拍摄专题,驻地印度田野调查。2018年迎娶拉达克姑娘为妻,目前定居南印度。



38,499 次查看7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7 Comments


409353360
Sep 17, 2021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做朋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互不干涉对方的意识形态,中国不管做啥,巴铁都是无脑点赞;老巴跟塔利班勾勾搭搭,我们也睁只眼闭只眼,所以两国关系一片祥和

-----

其实更关键的是:双方坚决遵守了“不干涉内政”:曾经巴基斯坦政变频繁,但是中国压根不说三道四,只坚定的说一句“中巴人民友好”。这也是巴铁对中国无脑点赞的根源。而巴铁又的确是中国打开伊斯兰世界的钥匙和窗口。有中巴友谊在,那谁都没法说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敌对(除非把巴基斯坦开除出伊斯兰)。现在塔利班二十年后“I WILL BE BACK”,替中国带话和跑腿的就是巴铁(当然这也是巴铁自己非常乐意和积极主动的,毕竟这是伊斯兰圈子的事情)

此外,巴铁的地理位置也好,现在中国还在“韬光养晦”,所以巴铁的港口都是民用的,中巴双方都乐意抓紧时间发展经济提高民生福祉。但是根本不要排除这些港口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Like

kisam71122
Mar 29, 2021

中印没有互信是因为边境问题,边境问题的主因是亚洲当时没有绘制详细地图的能力,也没有达成过条约规定的边界。反而是殖民者希望赶紧划定边界。他们划边界的时候仅仅根据自己的战略和地缘利益,这种边界往往非常有侵略性,完全不合乎历史地理传统。而且他们对于边界的态度非常随意,是可以拿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 比如藏南划入印度的前提是英国帮助西藏独立,他们当然做不到,所以噶厦政府一直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英国殖民当局也没有实际占领藏南。实际上英国议会是反对麦克马洪线的,他们那时候陷入布尔战争,根本不想在印度引发冲突。


印度继承了英国的对西藏方略,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方略、这条边境是多么无理多么的有侵略性。英国可以不在乎远东殖民地的某块地盘,拿殖民地边界来讨价还价,印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肯定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边境。结果就是印度被自己套住了,他是个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老觉得自己是弱势一方,领土主张一定是合理的,反对这个主张的一定是侵略。而就中方看来我们才是领土被英国、印度侵略的一方,周恩来陈毅1960年去新德里谈判,陈毅因为被打成侵略者气的要命。


所以印度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么不合理侵略性的边境只有通过强权才能夺取,他们当时真的不认为双方会打起来。总而言之印度的误判源于当时的领导人没打过仗没有战略眼光,对英国人划定边境的性质认识不够深刻。边境冲突对双方都有害尤其是印度方面,印军声称可以打赢2.5线战役,那个正常国家愿意把自己置身于要打2.5线战役的境地?

Like

lb315889887
Feb 22, 2021

挺有深度,比三泰虎哪个网站结合着看 就更好

Like

744672103
Oct 27, 2020

受教!

Like

generalartz
Oct 26, 2020

当年看红河谷看的我热血澎湃,泪流满面,现在看到了有关史料,感谢随水。说一点题外话,如果随水看过这部影片,应该记得宁静的宠物牛,不知道那头牛是不是你所谓的标准印度神牛品种,看着可比你那次文章里的牛漂亮多了😁 里面宁静最后唱的那首歌是否可以帮我翻译一下?不知道怎么去找原版,在歌剧红河谷中同样是用了那首歌作为结尾,不过用汉语唱,最后藏语的发音好像是什么“zi yi la fa”, 而歌剧唱的是珠穆朗玛, 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Like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